中国电力设备网 - 电力设备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国内资讯 | 国际资讯 | 电网信息 | 电源信息 | 电力建设 | 规划设计 | 政工管理 | 安全管理 | 人物 | 法制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国内资讯 > 河南省电力竭力帮助农民抗旱保苗夺丰收 助推中原农业发展
G.biz | 商业搜索

河南省电力竭力帮助农民抗旱保苗夺丰收 助推中原农业发展

信息来源:powercn.net   时间: 2011-12-29  浏览次数:494

    作为国有企业,如何担当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如何以积极的态度和务实的作风,主动参与到中原经济区建设大潮中去?河南省电力公司给出的答案是:立足中原这一国家重要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的实际,大力实施强农惠农工程,竭力帮助农民抗旱保苗夺丰收——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河南粮食总产量达到1108.5亿斤,比上年增产21.1亿斤。由此,河南粮食产量实现连续八年增产、连续六年超过1000亿斤。
    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有关专家认为,粮食主导品种播种面积增加、优良品种大面积推广使用、及时灌溉管理等是粮食增产的重要原因,而在及时灌溉方面,供电企业功不可没。
    河南省电力公司全力实施农田机井通电工程、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着力改善农业排灌用电设施,电力反哺农业,支持农业快速发展;面对不断出现的持续旱情,供电员工挺身而出,主动服务,帮助农民抗旱灌溉,为粮食全面增收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30万眼机井遍乡村    800万亩旱地变良田
    10月底的一天,刚刚拿到秋粮款的滑县留固镇程新庄村党支部书记程新文高兴得合不拢嘴:“今年两季粮食比往年多收入200多块钱,是这几年收成最好的一年。”说到这,他话锋一转:“要是没有机井通电,粮食不减产就不错了,更甭提好收成了。”
    程新文所说的“机井通电”,是指农田机井通电工程。河南素有“中原粮仓”之称,然而,排灌问题一直制约着农业生产。自2008年以来,河南省电力公司先后投资16.4亿元,采取“一井一线、一表多卡”的模式,共建成通电机井31.1万眼,受益农田817万亩。
    作为第一批用上通电机井的农民,程新文已尝到了这一惠民工程的甜头,他把电浇地的好处总结为:省时、省力、省钱、方便、实用。
    “以前用柴油机浇地,要几个强劳力搬运笨重的柴油机和水泵,还要安皮带、往水泵里灌水,费老大的劲儿摇摇把,才能启动柴油机,现在,只需刷一次卡,潜水泵就‘突突’地往外喷水,一个妇女一天就能把地浇一遍。程新文说着给我们算起经济账来:用柴油机浇地,一亩地一年浇4遍水要花105.3元,现在同是一亩地浇4遍水,用电才花24.3元,乡亲们把通电机井看成最实用的宝贝疙瘩了。”
    据农业专家介绍,用通电机井浇地平常年景每亩可比柴油机灌溉减少支出81元,以目前受益电灌机井的817万亩农田计算,每年可减少农民灌溉支出6.6亿元、节省柴油约10万吨。
    “但是,按照目前电价水平测算,每增加一个排灌专用10千伏变压器台区,每年供电企业就要倒贴经营成本和损耗约1.7万元。所以,对供电企业而言,实施农田机井通电工程完全是履行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公益行为。”滑县电业管理公司总经理张向晨说。
    滑县有195万亩耕地,40670眼灌溉机井。2008年以来,乘借河南省电力公司农田机井通电工程的东风,滑县共新增近600个,使11476眼机井用上了可靠电,解决了54.97万亩地的灌溉难题。
    “祖祖辈辈靠天吃饭的老农民,有了通电机井,旱涝都不怕了,粮食稳产高产吃下了定心丸,滑县也因此成为全国粮食百强县、河南第一产粮大县。”滑县县长董良鸿说。
    得益于机井通电相助,今年河南夏粮总产量达到626.3亿斤,比上年增产8.2亿斤,在全国17个夏粮主产省份中位列首位。
    增产意味着增收,这让程新庄村的村民感到由衷的欣慰。吃水不忘挖井人,村民们逢人就夸“机井通电,真中”。
    10万电力员工下田间    服务抗旱夺丰收
    河南是全国的粮仓。尽管省委、省政府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完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但河南粮食生产依然面临诸多威胁。其中,不时出现的旱情就是一个重要因素。
    去年10月至今年2月,我省大部分地区出现不同程度旱情,受旱面积近1750万亩,其中重旱171万亩。枯黄的麦田,不仅让农民忧心如焚,也牵动着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政府领导的心。
    关键时刻,河南省电力公司挺身而出,先后两次作出工作部署,要求供电员工把抗旱保电作为重点工作抓紧、抓实,全力以赴服务全省抗旱保苗夺丰收;动员公司系统10万名电力职工齐上阵,组织1000支党工团突当先锋,输送100万千瓦电力负荷到田间,确保1000余万亩麦田灌溉用电。
    回忆起年初抗旱保电的情形,兰考县仪封乡圈头村村民田学功既难过又感动:“旱龙王折腾3个多月,俺家的大小子和二小子都出去打工了,要是再不浇地,麦苗肯定会枯死。好在有供电企业帮忙,俺家的7亩地才保住了。”
    “俺正着急上火的时候,供电员工来了。仨大棒小伙子不到一天工夫就把7亩地浇了一遍。今年小麦收成达1100斤,供电员工功不可没。他们就像焦裕禄一样心里装着俺老百姓。”说到这些,田学功的话语里都是感激。
    “我们就是帮助乡亲们在抗旱保苗上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把我们比做焦裕禄,真是愧不敢当。”兰考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经理王敬坤说。
    话虽如此,但供电员工确实为兰考人民抗旱保苗做了很多实事。他们大力实施农田机井通电工程,建成通电机井近5000眼,既帮助农民解决了浇地难题,又降低了地下水位,治住了盐碱,实现了稳产高产。
    据介绍,在年初的抗旱保电工作中,河南省电力公司先后出动抗旱保供电人员10万多人次,投入近5000万元资金,提供发电机(车)299台,临时安装灌溉配变707台,架设10千伏线路250.67千米、低压线路1528.99千米,灌溉农田1622.56万亩;打井1500眼,解决231万人的饮水问题,有效保证了全省抗旱用电。
    200亿资金投农网   德政工程惠民众
    冬日的中原大地孕育着生机。广大供电员工积极响应河南省电力公司的号召,正热火朝天地实施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
    2010年11月16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河南省电力公司正式启动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决定用5年时间,推动农村电网网架升级,提高配电网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为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发展奠定基础。
    据了解,加上自筹资金,2010年至2015年期间,河南省电力公司在全省范围内投入农网改造升级资金超过230亿元,新建或改造35千伏变电站170座,新增变电容量707万千伏安,线路长5496千米;新建或改造10千伏台区5万个,线路长度4万千米;新建或改造低压线路4.4万千米、户表200余万个。
    关注中原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加大农田机井通电工程投资力度,是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的一大点亮。据悉,未来几年,河南省电力公司在农田机井通电工程上的投资将达50亿元。
    其实,作为国有企业,勇于担当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的河南省电力公司,长期以来十分关注和支持农业发展,并积极反哺中原重要粮食生产。1998年至2002年,省电力公司累计投资近160亿元,在全省范围内实施第一期和第二期农网改造工程,极大地提高了农村供电水平和电能质量。随后,又接连投资102.69亿元,实施县城电网改造、户户通电和扩大内需农网完善等工程,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的电能支撑。
    如果说农田机井通电工程解决了农民浇地难的问题,那么,农村低电压治理可以说让老百姓用上了可靠电、放心电。受家电下乡和农村用电量增长迅速的影响,截至2009年底,河南共有低电压用户155.48万户,涉及1.14万个行政村、609.19万人,个别台区居民端电压最低不足165伏,直接影响了生产生活正常用电。
    让老百姓彻底告别低电压,成为供电员工共同的心愿。2010年,河南省电力公司正式启动低电压综合治理工作,投入12.95亿元,治理了2万个低电压台区,使80多万户农村居民用上了可靠电。预计到2013年,河南低电压问题将得到基本解决,全省农村居民用电质量将全面提高。
    按照新一轮农网升级工程实施计划,预计到2015年底,河南110千伏电网将基本消除与主网联系薄弱、供电“卡脖子”等问题;35千伏、10千伏电网得到全面改造,基本消除过负荷问题。农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7%,综合电压合格率达98.5%以上,通电机井眼数也将明显增加,为我省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再添动力。
    我们走在广袤的麦田间看到,一条条崭新的低压供电线路在冬日暖阳下向前延伸,一座座崭新的变电站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一个个刷有“国家电网”标志的机井配电房在中原大地星罗棋布,一串串欢快的电泵抽水声在中原大地上不断响起。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电力设备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