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有白天和黑夜,月亮上也一样。
月球的背面并不是永远的黑暗,月球背面也是有白天和黑夜之分的,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登陆,白天可以使用太阳能提供电力,夜间使用同位素温差电池(核电池)提供电力,其中核电池可提供30年的电力供应。
现在大部分航天器虽然装有化学燃料,但是毕竟有限,所以大部分电子设备的电能来源主要是通过太阳能电池帆板获得,比如嫦娥3号上的月球车基本就是纯电动的。但是发射到月球背面的嫦娥4号和正面的嫦娥3号处境完全不一样,因为正面我们在地球上只要晴天大部分时间都能看到被太阳照射到的月球正面,嫦娥3号上的登陆器和月球车通过太阳能获得电能的机会很多,所以只靠太阳能电池就能完成探测任务。
嫦娥四号和之前发射的嫦娥三号一样,除了采用了太阳能供电,还有同位素温差发电。
其中太阳能只有在白昼能使用,核电池在夜间提供电力,而夜间拍照可以使用闪光灯。
电能支撑着嫦娥四号完成所有工作,它的探测器两侧张开的是光伏发电板,光伏发电板在外太空以太阳能为能源来源,为探测器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电能。
一般来说,太空上的航天器依靠太阳能发电、核能发电、燃料电池供电和蓄电池供电等方式。
比嫦娥三号先进的地方是:它利用了供热系统来给设备供电,即便低温高寒的夜晚也能保障航天器的安全。
美国研究这项技术更早,但我国将此技术应用到登陆月背是全世界第一次开创性尝试。
温差式放射性同位素电源将在太空领域、恶劣环境或一些特殊场合得到大量应用,以保证能源供应。
电力系统是太空探索的核心,没有了电,不仅机器无法运转,也无法传回任何信息。
太空航天器设计上对电源的要求是“一次故障正常,二次故障安全”。
飞出地球的航天器,如果没有持续的电源供应当它断电那一刻就意味着探索终止了。
在太空里,出现故障也不可能人工抢修,所以飞行器的电力系统必须要经受各种极端考验:真空、低温、碰撞、辐射等等等等。
中国的航天事业已被诸多发达国家认可:美国和俄罗斯专家纷纷表示祝贺并盛赞这一壮举,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创始人埃隆·马斯克也在第一时间对嫦娥四号成功落月表示祝贺。
期待我国在太空探索领域中有更多有价值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