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1月19日讯(通讯员唐瑭 记者 王赟) 第三届“东南电力经济论坛”之“电力现货市场风险管理专题研讨会”在东南大学举办,来自政府电力管理部门、电力公司、电力公司经研院经研所、售电公司、电力研究院所、高校等机构共计200多名专家学者,就改革可能会导致的电价波动、大用户直购电模式、新电改希望达到的最终目标等问题展开讨论。
这次改革势必将会导致电价的波动,会导致老百姓用电价格上涨吗?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能源战略与运筹中心主任夏清教授接受采访时表示,“普通居民用电不会受影响,也不会导致用电价格上涨;受影响的主要是大工业用户。”
夏清教授解释,改革造成电价不管上涨还是下降,原因都是多方面的。以电价下降为例,市场竞争的自由化使得售电企业为争取到更多的用户可能会选择压低电价;同时煤炭价格下跌、火电成本如果下降都可能影响到最终售电价格。同样,政府取消了电价补贴政策、发电企业希望通过电价的上调来填补负债、清洁能源的大力发展、火电水电等发电成本上升均可能造成电价的上涨。“当然,取消交叉补贴、完全市场化后,居民、农业等非经营性用户可以从获取由于其电价上涨的相应补贴,贴补的资金来自于工商业由于电价下降之后企业利润增长而带来的税收。”
新电改以后,普通用户购电能像淘宝一样,通过售电公司提供的平台与发电企业对接交易吗?东南大学电力经济技术研究所所长高赐威教授说,其实这种状态是新电改希望达到的最终目标。
“希望达到从现有的满足邮电可用的基本用电需求到可以满足用户更高层次的需求。电力与互联网结合在欧美很多国家已经得到了实际应用。”高赐威教授认为,对民用电力客户而言,可以帮助自己随时了解电力供求信息,更精准有效地使用电能。对工商业用户也是如此,电力互联网,能够帮助企业主清晰了解电价的变动,以制定更高效的管理经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