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力设备网 - 电力设备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国内资讯 | 国际资讯 | 电网信息 | 电源信息 | 电力建设 | 规划设计 | 政工管理 | 安全管理 | 人物 | 法制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技术文献 > 电力建设造价管理有了“随行专家团”
Z.biz | 商业搜索

电力建设造价管理有了“随行专家团”

信息来源:powercn.net   时间: 2020-05-27  浏览次数:14

7月30日上午10点15分,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全过程造价智能管控平台正式投入运行,电脑屏幕上随即显示收到东益—阜宁南牵引站220千伏线路工程施工现场签证和现场影像资料。平台瞬间提示预警界面,2秒后系统将预警原因和对策建议自动反馈给该工程的项目经理陈玉伟。

据介绍,该平台由国网江苏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牵头开发完成,这是国网公司系统首个工程建设全过程造价管控平台。平台将“大云物移智”等物联网技术与输变电工程建设全过程造价管理有机融合,实现了造价管控质量大幅提升,工作效率显著提高。

线下问题线上解决

随着江苏经济社会发展,江苏电网规模不断扩大,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2019年,江苏电网建设投资规模达到326.63亿元。“作为江苏电网建设造价管理单位,江苏电网工程建设过程中每个‘花钱’的环节都和我们有直接关系。我们要保障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国网江苏经研院技术经济中心主任南开辉说。

据了解,造价管理与电网工程建设可研、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招投标、施工、结算、决算、后评价等全过程都息息相关。传统的造价管理主要采取分阶段管理的方式,由专家在每个环节对相应的线下资料进行审核把关。

“线下的资料信息无法分享给建设全过程,这种管理方式会造成工程造价局部最优,无法做到整体的最经济。”国网江苏经研院技术经济中心副主任张旺说。“以工程签证为例,施工方案变化会带来计划外的费用,早先这种费用签证都是管理人员线下靠经验审批,既耽误工期,又难以严格把关费用合理性。签证的产生对后续施工费用造成影响,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结算。”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电力行业投资环境进一步迈向市场化。“传统的造价管理模式实施十余年,已经不适应当下电网发展趋势,电网项目全过程造价精准管控势在必行。”南开辉说。

为此,国网江苏经研院组织相关单位专业人员成立了专项柔性团队,通过现场数据采集系统、原始数据录入系统、一站式结算管理数据平台、全过程价格分析应用系统等平台资源,组建了电网工程数据智能分析实验室,构建了全过程造价管控体系,实现全过程造价管理事前预测、事中监测、及时预警纠偏、智能辅助决策,推动造价管理向精益化、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智能化转变。

“有了这个云平台,相当于有数十位专家随时帮我进行决策分析,工作开展起来又快又准。”陈玉伟说。

给平台装上智慧大脑

“造价管理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涉及的专业有十几个,参与的单位有几十个,需要所有单位协同配合,在统一的体系中保持步调一致,才能真正管好造价工作。”南开辉说,“最科学的办法就是建立一个平台系统,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帮助我们完成管理工作。”

据介绍,近年来江苏电网建设不断加快,在工程项目建设管理、设计、施工等各相关单位都存储着海量电网建设历史数据。

“这些历史数据就像一个等待开采的宝藏,用人工智能的方法进行提取和整合并搭建了这个造价智能管控平台。”张旺介绍,“大数据让这个平台的管理‘经验’变得十分丰富,通过它对在建工程进行诊断分析,可以极大提升管理工作质量。”

据了解,针对不同建设阶段,造价智能管控平台还明确了全过程造价偏差率、估算准确度、概算偏差率等11个关键指标。在工程管理中,通过实时分析指标情况,与参考值进行比对并给出管理措施,实现全过程造价管理精准管控。

为进一步细化全过程造价管控质量指标体系,国网江苏经研院在平台中创新应用“3+X”标准参考价。“不同电网项目地面以上部分建筑工程费、安装工程费和其他综合费用等三类费用差异性较小。而建筑物地面以下部分造价和设备费差异较大,就像一个未知数X,需要重点管控。在造价管理过程中,我们以地区地质水文差异设定建筑物地面以下部分标准参考价,以定期发布的主要设备和材料信息价设定设备费标准参考价,通过平台进行滚动更新,丰富了造价管控手段。”张旺说。

以江苏盐城民丰220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为例,初步设计评审中,全过程造价智能管控平台提示该项目地基处理费用存在异常,高于周边地区平均水平。经过平台对设计方案概算进行优化,仅地基处理一项费用就节约了50.85万元。

解决问题出实效

据介绍,国网江苏经研院还开发了造价智能管控平台的手机端APP。工程建设项目经理只需要在手机上进行简单操作,计算机后台就会调用各个相关数据库进行云计算,最终将计算结果反馈给项目经理。

“现在用手机就能实时上传现场采集的签证资料,经过管控平台智能分析,反馈解决方案给对应的管理人员,几秒钟就解决了之前需要几天才能解决的问题。”陈玉伟兴奋地说,“此外,平台还能提前预测造价目标、事中监测造价管理行为、及时预警纠偏、智能反馈应对方案,实现智能管理和全过程辅助决策,简直无所不能。”

据介绍,自3月28日平台试运行以来,共计开展输变电工程初步设计评审110项,批复概算投资27.78亿元,概算较估算下降2.3%;完成施工图预算评审112项,预算投资73.72亿元,预算较概算下降2.9%;完成结算125项,结算投资为38.16亿元,结算较概算下降7.0%。总计节省电网投资2.55亿元。此外,工程结算效率显著提高,平均用时较国网公司规定时间提前7天。

“全过程造价智能管控平台试运行期间,设计变更和签证总体数量逐渐减少,变更签证规范率100%,造价资料规范率100%,造价管控偏差率降低20%,管控能力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南开辉说。

据悉,该平台相关成果一经发布就获得了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2019年度电力建设质量管理成果一等奖。相关成果发表EI检索论文1篇,核心论文3篇,申请发明专利5项。

“事实证明,全过程造价智能管控平台是囯网公司泛在物联网建设背景下,电力工程造价管理专业最新研究成果。它让相关领域专家智慧集结,让造价专业万物互联,让所有不规范无影遁形,真正做到电力投资的最经济。”国网江苏经研院副院长郭莉说。 马龙鹏 张华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电力设备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