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是生产力,安全是效益的基础,是企业健康协调发展的基石和衡量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对电力基建企业而言,树立“有情领导、无情管理、绝情制度”的安全文化理念,致力于加强智能安全管控,打造智慧工程,是减少意外伤害、保障企业效益、保护职工生命安全与健康的重要保证。
一、安全文化管理的性质
安全文化管理是用先进的安全理念指导安全生产管理、提升安全生产工作水平的思维和模式。对电力企业安全管理而言,有没有文化的引领决定着企业能否从根本上可持续地提高安全绩效。电力企业安全文化管理有如下特征。
(1)具有实践性。安全理念产生于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安全问题总是随着生产而出现,安全管理理念和模式也随着生产和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综观电力基建史,由于工程情况的复杂、技术水平的局限工程推进过程中的一些不可控等因素,事故也不可避免地出现、增多。通过对千百次事故的反思和认识,对痛教训的系统总结,逐渐形成了专业的智能安全管理科学和管理理念。每一个电力工程项目,安全都贯穿全过程,伴随始终。
(2)具有普性。安全管理内涵丰富,涉及各行各业、各个领域,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在企业,安全管理覆盖了企业管理的各个层面,包括上至企业领导,下至一般职工的所有对象,涉及企业部门的所有组织,在各类企业特别是电力企业中,安全生产可以说是企业一切工作的中心。企业要掌握最新的安全管理理论,充分调动企业内部组织、职工的安全管理积极性,调动职工的责任心和主观能动性,进行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的参与和控制,建立全覆盖的安全文化体系。
(3)具有否决性。以《安全生产法》的出台为标志,国家已经把安全生产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对各级各类人员的安全生产职、义务和管理要求都有法可依。凡是发生安全事故,按照“一票否决”的原则,都要追究各级领导责任和当事人的行为责任。安全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人是安全生产的实践主体,也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任何时候,安全管理都要从尊重人、关心人、维护人为切入点开展工作。只有对违背安全文化的生产“一票否决”,才能有效過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切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任,突出管理重点,加强智能安全管控,提高力度和管理效果。

二、安全文化管理的要领
通过强有力的安全文化管理,通过智能安全管控,在企业创造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进而潜移默化地影响职工的观念、态度和行为,使职工在安全上形成种观念,树立一种意识,培育一种习惯,体现一种价值,达到“我懂安全、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目的。
(1)安全光喊重要不行,要建立扎实的安全贵任意识。企业要发展,安全是基础。系统内外一些安全事故反复证明,重视生产而忽视安全,生产创造的效益很可能作为企业忽视安全的代价,甚至得不偿失。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人人皆知,人人尽晓。安全最忌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因此,安全生产不能只挂在口头上,写在纸上,停留在文件上,不能只是布置而不去监督落实,不去认真执行,而是必须要严格落实责任制,践行安全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按照严肃制度、严明纪律、严格管理、严工作、严厉考核的要求,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每个人,落实在行动上,切实夯实安全基础,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2)安全光有热情还不够,要树立主动安全的思维方式。安全需要党政工齐抓共管,需要全员参与,共同营造人人讲安全、学安全、保安全的氛围。在企业,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一般有两个,即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无论是幸和麻痹心理、习惯性违章、经验主义,还是管理放、责任不清,根源都是人的不安全意识和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很大程度上也是人为因素造成的,是人没有意识到物处于不安全状态,或者意识到了,但由于幸心理等原因未整治、扭转。因此,无论是进行安全知识培训,还是开展安全主题活动,最终落脚点都要着眼于使员工提高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真正使员工从“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树立员工主动安全的文化思想,从而自觉遵守安全规章制度,使安全生产工作经常化、规范化、标准化,才能取得应有实效。
(3)安全光表决心没用,要建立科学的安全管理机制。下决心、花大カ气搞好安全生产,不能沦为口号。要针对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抓住症结,出重拳、下猛药进行治理,要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制度培训,使员工牢牢掌握安全规程,把安全内化为员工的主观意识和企业的客观存在,形成制度从严、机制从严要求从严、过程从严的闭环体系,要狠刹违章行为让其不敢违章、不愿违章、不能违章,才能确保安全生产。目前,电力基建企业安全管理的焦点仍然是靠制度管人,安全制度既是企业规章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特别是工程施工中,面对陌生的环境和设备,当员工的既有安全意识落后于新的安全生产现实、对新的安全规律还没有充分认识时,安全制度作为规范和强制性的保障手段更显得十分重要。

三、当前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增速放缓,转型压力不断加大,供给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巨,电力企业全问既有性也有个性,面临着安全管理新的挑战。对金用公司而富,当前工安全素质、思想观与打造智工程实现智能安全管控还存在一些不适合之处。
(1)筹建时间长、安全文化观念弱化。金川电厂筹备逾10年,由于时间过长,一些新员工想做事却无事可做,豪情在漫长的项目核准等待中消,情在岁月的流逝中逐冷却,职工安全意识、全观念星现弱化趋势。
(2)工程小、安全实践经验积累不足。领导干部分管理职责范围较窄,安全部门管理经验不足工队伍缺乏多岗炼,安全管理经验积累不多,工作激情消退,新进学生实践经验积累太少。总之,整个企业部员工都欠缺安全行为实践经验。
(3)思考少、创新少,文化氛围不足。长期的封闭环境导致整个企业文化氛不足。干部职工主观上进取意识不强,没有带着使命学、带着问题学,学习热情退,工作激情渐消,安全新知识更新较慢,导致知识陈旧、观念落后,安全管理工作思路不清晰,干部职工对安全问题未做深层次的分析、思考,面对新形势智能安全管控创新不够。
四、安全文化管理改进措施
提高安全文化管理水平,需要在文化理念引导文化制度建设、人员培训、责任落实、载体创新等方面入手,不断总结、系统提炼,推动安全文化管理水平持进步。
(1)坚持“大协同”,夯实安全管理基础。夯实安全文化基础必须从软硬件两方面着手,首先要制定各项工作的安全技术规范或安全操作规程,组织员工学习并应用于生产实践,对生产工作中出现的违章作业行为要坚决予以处理,只有“严”字当头,才能防微杜渐,铲除隐患,筑牢基础。金川公司自成立以来不断修订完善的安全文化制度和管理规定,基本涵了生产的各个方面,着力建立规范有序、控制有力的长效安全文化管理机制。通过移动互联、物联网、云平台、BIM、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与安全文化管理深度融合,将工程建设安全管理分散业务、施工设备、监测设各等资源的信息进行有机整合,实现安全文化管理业务信息集成化、智能化、可视化管理,着力提升安全文化管控水平,着力打造智慧工程,实了安全生产基础。
(2)坚持“大联动”,培育安全作业习惯。安全管理工作应着手于规范和引导员工按制度和规程进行生产作业,杜绝违章行为,培养员工按制度和规章生产的行为习惯。在每项生产工作开始前都对作业环境和作业流程做到心中有数,养成一种随时分析周存在的安全隐患的行为习惯,在心理上建立起敬畏安全的文化意识。金川公司将安全作为习惯化、制度化的行为,做到“常思不忘、常说不止、常抓不懈”,花最大的精力、下最大的功夫,不但在生产上做好安全管理,也积极培养安全习惯,比如车辆外出限速、上下楼梯必须靠右等,都成了员工的习惯,有效规避了安全风险。
(3)坚持“大培训”,提升职工安全文化素质。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应放在提升员工的安全文化素质上,通过培训和学习让员工知道哪些工作具有什么样的危险性,可能造成什么样的伤害,应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避免,应如何保障自身安全,从而在工作中能不断提醒自己和他人注意安全事项。金川公司针对项目特点和员工需要,加强安全思想、安全法制、安全纪律的教育培训,通过案例学习、观看教育片、实际操作、预案演习等多种多样的方式,努力提高员工学习安全知识的兴趣,使员工养成愿学、善学的良好学习态度,通过各项安全举措的大力推行,在全体员工中树立了人人主动学习,提高安全文化素质的学习氛围,达到了培训效果。
(4)坚持“大宣传”,营造安全文化氛围。安全管理工作还要营造一种员工人人要安全、领导人人抓安全的文化氛围,通过工作现场悬挂安全标语、开展安全活动、举办安全知识答题赛、安全先进表评选等活动,做到安全生产警钟长鸣,安全理念入脑入心。金川公司加大安全宣传力度,在现场悬挂了安全标语,网站设置了年度安全天数倒计时牌,小车班每周一固定进行安全学习,使员工在生产中自觉规范行为,真正做到了安全生产、警钟长鸣。
(5)坚持“大融入”,形成安全文化环境。要牢牢抓住安全这个第一要务不放,除了落实国家“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外,还提倡“安全以人为本,人以安全为本”的文化理念,树立“职工的生命高于一切”的文化信念,确保企业文化落地生根。金川公司除进行必要的考核以外,还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对员工在工作和生活上多一点关心,多一份爱心,及时了解并帮助解决员工的急难问题,最大限度地化解不良情绪,让员工身心愉悦地投入工作中。通过思想教育工作,使每一位员工都深刻地认识到“安全是自己的事”“一切安全事故都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真正从自身愿望出发变“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
出品:中电传媒数据研发中心
作者:国家能源集团国电大渡河金川水电建设有限公司?
王亮
编辑:于艺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