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力设备网 - 电力设备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国内资讯 | 国际资讯 | 电网信息 | 电源信息 | 电力建设 | 规划设计 | 政工管理 | 安全管理 | 人物 | 法制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国际资讯 > 探访长江口的电力“守缆人”
2.biz | 商业搜索

探访长江口的电力“守缆人”

信息来源:powercn.net   时间: 2022-03-30  浏览次数:11

  江风拍打在脸上,脚下是晃动的甲板,可陈杰握住望远镜的手却是稳稳的,他仔细扫视着周围的船只。

  行驶在长江口的“沪电1号”,或许是上海电力所有职工中最为特殊的一个岗位。一艘船、7个人、24小时不分昼夜值守,为的是守护着被誉为长兴岛与横沙岛之间“第二生命线”的两条过江电缆。

  这些“守缆人”,如同长江口的“哨兵”,时刻监视水域中船舶航行状态,确保在禁锚区域内无船舶抛锚停留(锚泊)、无渔船打捞捕鱼作业,防止船只误操作对电缆造成破坏。

  责任在肩一刻不敢懈怠

  “这几天有一艘施工船只出现在长横通道内,我们已告知其驶离,今天我们再去附近巡视看看。”作为国网上海电力长兴供电公司护缆班班长,陈杰在“沪电1号”上开站班会时向班员们说道。

  作为海洋装备岛,长兴岛聚集中了中船、振华港机等多家大型企业,还是上海水源地,电力能否正常供应,牵一发而动全身。据悉,长江隧桥未通车之前,崇明至长兴110千伏过江电缆作为长兴岛唯一的进线电源,至今仍是热备用电源。

  “这两根电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陈杰告诉记者,7000多米长的电缆埋于水下,最深处不过10来米,最浅处只有5、6米。尽管设立了禁锚区域,但万一有来往船只违反禁令下锚,起锚时就有可能会对电缆造成损害。

  护缆班的工作职责,就是要驾驶“沪电1号”在水面上进行巡航,及时制止这些违规行为,做好相关取证任务。

  “职责在身,责任在心。”陈杰表示,仅电缆造价高达数亿元,而一旦造成大面积停电,损失更是难以预计。对于护缆班来说,24小时都得把“眼睛睁得大大的”,力争把隐患消灭在最初。

  意外,总是会出现。

  有一次,陈杰像往常一样用望远镜扫视着江面。突然,右舷2点钟方向一艘最大高度约62米的施工船只引起了他的注意,该船只出现在长横通道内,在移动的过程中随时都有可能与架空线路发生触碰,这对长横大跨越的线路安全运行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沪电1号”立刻开航全速前往现场,在10分钟内到达了该船旁,双方还没开始对接,甲板上就蹭蹭蹭地冒出十来号手持家伙的船员。他们知道护缆船没有执法权,不能直接干涉航运,只能进行安全教育,因而更加有恃无恐。

  护缆班经过近2小时的告诫和劝说,对方意识到了“超高船只”违章后果的严重性,最终配合降低了设备最大高度后,安全通过长横大跨越线路。

  “这样的事情,并不罕见。”陈杰表示,曾经有一艘船碰撞长横大跨越线路,最终赔偿十几万元。船只一旦在禁锚区下锚,威胁到了电缆,就需要“断锚”,“最少损失也要5、6万元。”

  不少船老大舍不得,有求情者、有浑然不理者,也有暴力以对者,但对于护缆班来说,唯有不卑不亢、据理力争。必要时刻,则会配合海事监管部门,现场执法。

  番茄鸡蛋榨菜成常备品

  “老黄,中午吃啥?”面对工友的打趣,黄袁锦笑了笑,拿起番茄示意了下,对方立即“秒懂”。

  剁块,下锅,放榨菜、打蛋、撒葱花……老黄的榨菜番茄鸡蛋汤制作过程可谓行云流水,看得让人“赏心悦目”。“烧的多了,自然就熟悉了。”黄袁锦的一番话,背后却道出了护缆班的工作艰辛。

  由于是在水面之上工作,护缆班除了要面对意外事件,还往往要面对意外天气。有时遇到大雾天,船回不来,一困就是三四天。

  “本来就预备了三天的菜,到后来啥都没了。”黄袁锦告诉记者,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榨菜、鸡蛋、番茄由于方便储存,成为了厨房间的“老三样”。他还在柜子里塞了一大包面粉,“实在不行,光面也能对付几顿。”

  除了吃,住宿条件也不宽裕。一个房间里塞进了4张高低床,帘子一拉就是“私人空间”,可下面轮机舱的噪音还是止不住地传了进来。

  “习惯了,不用耳塞都能睡着。”黄袁锦打趣地说道,船上的时间待长了,回家嗓门会变得特别大,“家里人总埋怨我说话声音太响。”

  唯一亏欠的是家人

  一年365天,“沪电1号”无时无刻地驰骋在江面上,护缆班7名成员分为两班,实行一周轮休制。

  154吨的船,就是7个大男人的职责所在。只要上了船,就不允许替班。

  “如果说有歉意,那一定是给家人的。”轮机长赵佳勤坦称。这位明年就要退休的老职工,已经不知道在电话中说了多少次“对不起”。

  其实,谁家能没有一两件急难事?身为班长的陈杰被班员们称为沪电1号“常驻将军”,因为世博保电,他错过了妻子阑尾炎住院需要人照顾的日子;因为青草沙水库建设,他错过了儿子高三考大学的日子;因为长江口的台风天,他不知道错过了多少次陪伴家人之约。

  然而,正如这些普通职工所言,“有些责任总要有人去承担,有些事情总要有人去扛”,对于他们而言,站在“沪电1号”上,工作就永远是排在第一位。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电力设备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