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机通讯链路连接正常,现场及航线范围内天气良好,准备起飞。”10月24日,在海拔3214米的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800千伏青豫线61号杆塔附近,两架垂直起降复合翼无人机相继起飞,建立“空空地”一体化通讯链路,搭载可见光变焦+红外+正射镜头的任务机穿越中国“科罗拉多”——龙羊峡,翱翔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东北地带,沿着绿色天路,直奔雪山方向,为这条高原清洁能源输送通道开展体检,完成了±800千伏青豫线60号至160号杆塔全航程超110千米的巡检作业。
这是国内首次使用长航程“子母式”无人机,在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完成单架次直线距离超50千米的架空输电线路巡检作业。据悉,本次执飞的长航程“子母式”无人机是两架垂直起降复合翼无人机,采用双机协同空中中继技术,“母机”搭载中继模块飞至300-500米高空,承担信号中继任务;“子机”搭载多镜头开展远距离巡检任务,“子母机”协同巡检建立“空-空-地”信号中继链路,再通过优化选频、自动跳频、重传控制等技术,将巡检距离从10公里提升至50公里以上,续航时长由1小时提升至3小时以上,巡检影像可实时传输至指挥中心,巡检人员能够根据巡检的影像及现场气候状况实时调整飞行线路,保障作业安全。
“这是国网福建电力牵头,国网空间技术、中国电科院、国网青海电力、北京远度公司联合承担的国家电网公司总部科技项目‘长航时大中型无人机在电网运检及灾害应对技术与运营体系研究’的研究成果,历时三年,不断研发升级,终于实现了本次创举。”国网福建电科院张伟豪说道。
“青藏高原地广人稀,环境恶劣,以往我们需要长途跋涉,带上无人机巡检作业,巡检范围仅3千米,有了这款新型长航程‘子母式’无人机,仅2个小时不到就完成了我们一周的巡检工作量。”青海西宁供电公司运检专责林永琎说道。
长航程“子母式”无人机在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线路巡检测试的圆满成功,为接下来的成果转化、生产应用奠定了实验基础。下一步,国网福建电力无人机智能巡检科技攻关团队将继续研发升级适用于电力巡检应用的长航时长航程高性能特种无人机,通过双创孵化转化将研发成果落地应用。(郭清梅 陈卓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