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经营网
本报记者 吴婧 上海报道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全力推动电力体制改革的二十多年里,电力行业经济效率得到了明显改善,电力产业结构转型与市场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7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的《电力市场运行基本规则》(以下简称“《规则》”)正式实施。7月2日,全国首个区域级电力市场管理委员会——南方区域电力市场管理委员会在广州成立。
一位电力公司工作人员对《中国经营报》记者透露,随着电力现货市场的建设,电力商品价格由原来的“成本定价”计划模式转变为“供需定价”的市场模式,初步确立了“电能量+调节+有效容量”的电价体系。
一位国网能源院经济与能源供需研究所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2024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预计将达到9.8万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6.5%。综合电力需求、电力供应情况,并考虑备用容量、机组检修/受阻、跨省跨区互济等因素,预计2024年全国电力供需平衡偏紧,局地高峰时段电力供需紧张。
“管住中间、放开两头”
2002年2月10日,国务院出台了《电力体制改革方案》,我国电力行业的市场化改革拉开序幕。目前,我国电力市场建设进入哪个阶段?完成情况如何?各市场如何衔接?这是电力企业和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问题。
2015年3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明确要求,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重点和路径,要按照“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体制架构,有序放开输配以外的竞争性环节电价。
随着“中发9号文”的发布,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拉开序幕。全面推动电力体制改革是落实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国民经济发展命脉。
2021年11月,中央深改委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遵循电力运行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优化电力市场总体设计,实现电力资源在全国更大范围内共享互济和优化配置,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安全高效、治理完善的电力市场体系”。
2022年1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发改体改〔2022〕118号)指出,目前,电力市场仍存在体系不完整、功能不完善、交易规则不统一、跨省跨区交易市场壁垒等问题。
经过多年的改革探索与实践,我国电价机制已逐步理顺,电力市场体系基本建立。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以来,我国电力市场建设取得积极成效,2023年全国电力市场交易电量5.67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比例从2016年不到17%上升到61.4%。
2024年7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的《规则》明确了经营主体、电力市场运营机构和提供输配电服务电网企业等在内的市场成员范围,引入了电力中长期交易、电力现货交易、电力辅助服务交易、容量交易等新的交易类型。
前述国网能源院经济与能源供需研究所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我国电力体制机制改革正式进入深水区。改革下一阶段需要对各市场进行衔接,在建立多层次的全国统一市场体系要求背景下,如何统筹市场建设要求、打破市场间壁垒,实现市场间的高效协同、有机衔接,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安全高效、治理完善的电力市场体系,以实现电力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目的,至关重要。
在湘财证券分析师孙菲看来,《规则》充分考虑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的新形势,对新型经营主体进行了定义,对电力辅助服务交易、容量交易等进行了明确,着力构建适应高比例新能源接入、传统电源提供可靠电力支撑、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的电力市场体系架构,是全国统一电力市场“1+N”基础规则体系中的“1”。
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以“管住中间、放开两头”为改革思路,在9年多的改革实践过程中,有效培育了多元市场经营主体。
据了解,南方区域电力市场管理委员会由广州电力交易中心市场管理委员会改组而成,由发电方、输电方、购电方、市场运营机构、第三方等类别代表组成,初期规模38人。目前,南方区域电力市场注册主体已达到18万家,同比增长19.1%,其中发电企业1169家、售电公司709家、电力用户17.89万家。中长期省内市场化电量由2016年的1519亿千瓦时增长到2023年的6213.7亿千瓦时,2024年5月已达到2666.1亿千瓦时,年均增速22.3%。
强调电力市场价格发现功能
国家开发银行规划研究院副研究员田惠敏对记者表示,未来,在“双碳”目标驱动电力体制改革背景下,我国电力系统的生产供应结构、运行控制方式等将发生根本性变革。但要注意,在“双碳”目标推动我国能源结构改革进程中,未来短期内我国煤炭产能和产量可预期的增量空间有限,中长期将逐步降低,电力系统转型过程或将面临阶段性“煤荒”问题。
实际上,我国一次能源分布相对集中,煤炭资源呈现出“西多东少、北多南少”的地理特征,燃煤发电机组在西北地区建设较多,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西部和中南部,风、光等新能源大基地大多数集中于“三北”地区。
国网能源院经济与能源供需研究所预测,2024年,华北(含蒙西)、华东、华中、东北、西北、西南、南方电网区域全社会用电量比上年分别增长6.3%、6.7%、5.8%、5.7%、7.2%、7.3%、6.7%,西南电网区域用电增速最高。预计华东、华北(含蒙西)、南方电网区域是拉动用电增长的主要区域,合计贡献率超过65%。
多年以来,一次能源与电力需求的逆向分布导致各省的电力供需出现较为明显的不平衡现象,在客观上决定了电力资源必须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配置,即需要建立全国统一的电力市场体系。
据记者了解,电力现货市场的建设需要经历模拟试运行、结算试运行、连续试运行3个阶段(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培训),在连续运行1年以上,并依据市场出清结果进行调度生产和结算的,可按程序转入正式运行。
前述国网能源院经济与能源供需研究所工作人员坦言,2024年迎峰度夏、度冬期间,可能存在电力缺口,考虑充分发挥跨省跨区互济支援能力后,电力缺口将得到一定缓解。若出现燃料供应不足或大范围极端天气,用电高峰时段电力缺口或进一步扩大。
申万宏源证券公用事业首席分析师查浩认为,现货市场具有价格发现功能,在高频次的交易下,有效传导发电成本,体现供需关系,释放真实价格信号。尤其在电力供需持续趋紧的情况下,现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尤为重要,将会充分体现以及挖掘煤电的调峰保供价值。
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年还将出台《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电力市场准入注册基本规则》《电力市场计量结算基本规则》,建立形成以《电力市场运行基本规则》为基础,电力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规则为主干,信息披露、准入注册、计量结算规则为支撑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1+N”基础规则体系,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奠定制度基础。
在中信建投证券通信与计算机行业首席分析师阎贵成看来,电力市场化分为交易方和平台建设方。从交易方角度看,交易对手涉及发、售(用)电侧,因其参与售(购)电的频次、种类、价格复杂化,预计会促进配售电一体化平台、电力价格预测等软件的市场销售;从平台建设和电网调度的情况看,电力交易范围的扩大会带来国网(南网)交易、财务等系统的改造需求,例如日前/日内/实时交易数据管理、不平衡资金管理、营销系统、网省采购系统等多系统升级和改造。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厂网分开、主辅分离、输配分开、竞价上网”的十六字方针在22年的时间长河中,改革内容积累的改变已经起到“量变引起质变”的作用。下一步,市场化体制改革必将持续深化完善,推动电力行业向更高水平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编辑:孟庆伟 审核:郝成 校对:刘军)